读书笔记 2025.07
2025/07/31读书笔记
瞎扯
本月读完的书是:
《筚路维艰: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》萧冬连(著)豆瓣链接 🔗
这本书我大致过了一遍,以下是 DeepSeek 帮我总结的全书要点:
Q:《筚路维艰: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》这本书标题里的“五次选择”分别指的是什么?请分别列举说明。
A:《筚路维艰: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》一书将 1949 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归纳为五次关键历史选择,具体如下:
1. 实行新民主主义(1949–1953 年)
- 核心内容:延续《论联合政府》思想,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存在,联合民主党派组建联合政府,推行土地改革、恢复经济。
- 转折点:1951 年“三反五反”运动后,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担忧加剧,最终放弃新民主主义。
2. 仿效苏联模式(1953–1956 年)
- 主要措施:优先发展重工业,推行“三大改造”(农业、手工业、资本主义工商业),建立计划经济体制,实施统购统销和户籍制度。
- 影响:形成“举国体制”,奠定工业化基础,但压抑市场活力。
3. 追寻赶超之路(1956–1961 年)
- 背景: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错误后,毛泽东提出“赶英超美”,发动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。
- 结果:激进政策导致大饥荒,经济严重受挫。
4. 发动继续革命(1961–1976 年)
- 动因:毛泽东将“大跃进”失败归咎于阶级斗争,发起“四清运动”和“文化大革命”。
- 后果:社会动荡,暴力与派系斗争频发。
5. 转向改革开放(1976 年至今)
- 突破:邓小平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推行包产到户、市场开放,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- 意义:实现经济腾飞,但伴随新挑战。
总结
五次选择呈现了从模仿苏联到自主探索的曲折历程,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博弈。改革开放被证明为唯一成功的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