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 2025.08
2025/08/31读书笔记
瞎扯
本月读完的书是:
《 创业十八年》风中的厂长(著)豆瓣链接 🔗
我倒不是因为想创业才看这本书的,刷微博时看到有人分享,所以才找来看看。
几次创业的经历写的都很详细,期间有什么收获、踩了什么坑也说的明白。不过很多事情都只说了大致思路,不算是特别深入,但我想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创业的人来说,书中这些思路也值得参考。
我觉得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作者的个人自传,我自己肯定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,家人也没有经商的,对做生意还真没什么了解,很多内容对我来说纯属「涨见识」了。
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,发现那些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往往属于以下几种类型。
**社交型:**喜欢跟人打交道,适合从事销售、采购、公关等职业。
**数据型:**喜欢跟数据打交道,能静下心来,适合从事互联网运营、电商运营、新媒体运营等工作。
**创作型:**有创造力和耐心,适合做自媒体博主。这类人不论是从事写作、拍视频、剪辑还是直播,都能利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取得不错的发展。
**研发型:**喜欢琢磨问题,爱钻研产品工艺或者配方等,适合进入科研机构、制造业企业的研发部门。
**领导型:**善于组织和使用人才,有号召力,通常是意见领袖,能够让各种有才华的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做事。
**表演型:**喜欢表演,适合做主播、短视频达人、短剧演员等,只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舞台,迎合观众的喜好,就能获得可观的流量和收益。
有些人在工作中常常把自己当作一个“工具人”,只执行领导交代的指令,不去思考指令背后的动机。
这话真的很戳我,我以前就是这么干工作的。重复机械化的工作不仅是自身得不到提升,也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。
各大平台都有数据分析工具,比如淘宝和天猫的“生意参谋”、拼多多的“电霸”、京东的“商智”、抖音的“电商罗盘”、亚马逊的“卖家精灵”等,我们从中很容易发现近期的爆品以及它们的增长曲线。当某个产品处于增长的早期,这就是销售的好时机。
在京东买东西的时候,京东有一个叫做「京东金榜」的页面,每个产品类型都有对应的排行榜(我的理解是销量排行榜?),比如购买 SSD 硬盘、行车记录仪等具体产品时,可以参考这个榜单的内容。而这些面向卖家的数据分析工具,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类似销量榜单的数据参考?说不定还更精准。我回头看看是不是必须要注册卖家账户才能看到这些数据。
我分析了大众消费者的心理,发现许多人并不是真的追求便宜,而是喜欢占了便宜的感觉。
在闲鱼出售二手闲置物品时,遇到买家砍价是个很常见的行为,我通常会把心中的期望价格再上浮 5% - 30%作为前台展示价格,这个区间就可以作为买家砍价的空间。这样既满足了买家砍价的需求,给对方创造一种爽感(这大概说的就是「占便宜的感觉」吧),我也得到了理想的出手价格。
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,你的闲置必须要有一定的核心优势,对于二手的电子产品来说,大多数成色都一般,磕碰、划痕明显,可能只剩产品主体,其余配件早已失踪。这时候,如果你的闲置恰巧「箱说」配件齐全、成色完好,那这些特点就可以给你带来不错的溢价空间。
市场营销学里,波士顿矩阵把产品分为 4 类:明星产品(利润和销量都高,可遇而不可求)、金牛产品(利润和销量都稳定)、瘦狗产品(利润低,销量高)以及问号产品(充满不确定性)。
对于如何做内容电商,我把自己的方法论总结给大家。 **1.建立信任感:**采用展现专业性、强调品牌价值、利用权威背书等方法,用最短的时间让消费者信任你。 **2.塑造价值:**突出产品的卖点,如性价比、稀缺性等,来让消费者认可产品的价值。 **3.打消顾虑:**把让消费者犹豫的问题逐个解决掉,比如明确产品的使用期限、承诺产品损坏包赔、确保物流运输顺畅等。 **4.营造紧迫感:**通过限时促销、限量销售等方法促成交易。
许多网友每天问我如何进行私域营销。我觉得:首先,违法的事情千万不能做;其次,要给顾客一个购买产品的理由,比如产品便宜、稀缺等。
我是一个很少焦虑的人,因为我可以做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。我一旦焦虑就会去看书、看剧,去海边,去大山里,去草原上,以转移注意力,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怎样发现具有时代性的机会?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:关注争议较大的新事物。比如,早期的淘宝,后来的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,它们都在发展初期“野蛮生长”,引发了广泛的争议,其中却蕴藏着许多机会。等平台成熟了,相关规则都完善了,普通人再想入局就难了。